【刘义隆昭告天下徐羡之等人的罪状。】
【并召徐羡之等人入朝。】
【徐羡之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,索性自杀。】
【刘义隆用霹雷手段,先后诛杀傅亮以及谢晖的党羽。】
【谢晖不想束手就擒,起兵对抗。】
【刘义隆也很聪明,他并没有把当年参与废杀少帝的四个顾命大臣都杀了。】
【而是选择了,拉拢拥有重兵擅长打仗的檀道济。】
【其实一开始刘裕留下的四个顾命大臣,就是让徐羡之三人帮助少帝处理朝政。】
【而檀道济是管理刘宋的兵权的。】
【刘义隆对檀道济说,当年废杀少帝之事,你是被迫卷入。】
【怎样怎样。】
【反正就是安抚了檀道济。】
【并且让檀道济去平叛了谢晖。】
【檀道济在刘裕时期,就是一个非常善于打仗的将军。】
【谢晖那群乌合之众,在听到檀道济的名字,就已经被吓得没有多少战斗力了。】
【最终檀道济成功把谢晖押入都城。】
【自此当年废杀少帝的四个顾命大臣,被诛杀三个。】
【仅剩下檀道济。】
后世实时弹幕——
“(裂开了)……是皇帝都会杀,这顾命大臣废少帝就算了,还杀了。
这太过了。”
“照我看,四个顾命大臣杀刘义符。
不少人说是因为刘义符是扶不起来的阿斗。
徐羡之等人是为了国家着想才这样做的。
这肯定是说不通的。
他们完全可以废,而不是杀。
而且还杀了刘义符和刘义真两个,你给我说这是刘义符的问题?
有问题的是四大权臣。
死的不亏!
是个正常的人都容不下他们。”
“我也觉得,别说皇帝了,一般的大臣都不能容忍弑君之臣。”
“刘义符应该是真有问题,不过四大顾命大臣更不干净,废杀少帝这一条。
他们就已经逾越了。”
“本质是四大权臣想揽权,刘义符这个小皇帝太强硬。
四大权臣怕被搞死,所以先下手了。
刘义真和刘义符站在一起,自然也被干掉了。
刘义隆则聪明很多,分化瓦解逐个击破,所以四大臣先后被诛杀。”
“就是权臣弑君……刘义隆上台肯定要干掉他们的。”
“刘义隆心中也是瑟瑟发抖。”
“换谁到刘义隆那个位置都害怕,都肯定要把敢废杀少帝的权臣干掉才安心。”
“废刘义符没问题,不应该杀他。
不杀刘义符,刘义隆上位也不会杀他们。
说到底还是四个顾命大臣做的事情冒天下之大不韪。
也让刘义隆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诛杀他们。”
“废杀皇帝,只剩一条路,就是自己做皇帝,除此以外就只有死。”
秦朝。
始皇嬴政说道:“刘裕这么信任徐羡之等人。”
“死后托付四人为顾命大臣。”
“然而他们竟然做出废杀之事。”
“无论怎么说都是弑杀皇帝的罪名。”
“他们被后面的皇帝清算,寡人一点都没有觉得意外。”
公子扶苏摇头惋惜道:“刘裕能托孤的四人,想来都是刘宋重要的臣子,有他们朝廷一定会更好。”
“可惜,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。”
“杀了少帝后,揽权自身。”
“这是毫无疑问的。”
“现在问题就是,那个檀道济是不是真的被迫参与了废杀少帝一事。”
西汉,
刘邦冷哼一声道:“杀得好!”
“像徐羡之等人,不杀留着干嘛?”
“哪个皇帝敢用这种敢废杀少帝的臣子?”
“谁又知道,他们会不会对自己动手。”
“刘义隆这么做是符合理法的。”
帝王空间。
“好!”
刘义符激动挥舞着手臂。
杀千刀的四个老家伙,说到底就是看他年少好欺,想要揽权罢了。
什么狗屁荒废朝政贪玩!
历朝历代有多少君王连朝都不上,江山就亡了?
杀他刘义符,只是害怕还政后无法揽权。
刘裕沉吟了一会道:“留下檀道济也好。”
“他打仗还是可以的。”
“只是看天幕上的披露,好像最后他也死了。”
“如果他死了。”
“恐怕……刘宋能打仗的将军也就没几个了。”
【宋文帝刘义隆,之所以有个文的谥号。】
【那是因为他在稳定江山之后。】
【推崇儒学。】
【且颁布法令,广盖学院。】
【让每个地方到了启蒙的孩子,都要读书开智。】
【除了这个方面,刘义隆还时不时考核官员。】
【合格的升职重用,不合格贬官留用。】
【把刘宋的朝堂上的官员风气肃然整顿了一番。】
【效果也非常的好。】
【除了这些以外,刘义隆还体察民意。】
【鼓励百姓开荒山川种粮食。】
【并且哪里受灾了,朝廷也是及时赈灾。】

【一时间,刘宋出现了盛世的景象。】
【史称元嘉之治。】
【宋文帝刘义隆在开创了盛世之后,心里也活泛了。】
【其实在即位之后,他就有了北伐之志。】
【现在国家治理好了,也是时候北伐统一南北了。】
【而这个时期的北地,北魏也统一了北方。】
【势力也不弱。】
【刘义隆第一次北伐,并没有任用檀道济。】
【说到底还是猜忌这个参与当年废杀少帝的将军。】
【刘义隆重用右将军到彦之进行北伐,结果对上北魏连连败退,还被围了。】
【迫不得已刘义隆只能让檀道济率兵北上救援。】
【檀道济救援的大军沿途和北魏军发生了多次战役,虽然檀道济大军多胜。】
【但是被阻拦了时日,没有来得及救援。】
【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。】
后世实时弹幕——
“刘义隆在南北朝众多皇帝中也算是个佼佼者了。”
“不少人说刘义隆猜忌心太重,进而贬低,我觉得真没必要。”
“能开创盛世的皇帝,不会太差。”
“武功不行,文治凑。”
“回复楼上:所以叫文帝。”
“虽然北伐失败了,但是刘义隆对比南朝继任者,真的可以了。”
“哎,但凡刘裕早生子,有个大点的儿子,也不至于这样。”
“回复楼上:对,带着在军中历练历练更好。”
“可惜老爹死的早,疑心疑鬼猜忌太重,他是宋武帝儿子最有作为的一个,可惜了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