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夭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讲各朝历史,开国皇帝们破防 > 第210章 霍邑城大捷
“隋朝好多主力都是被李密消耗的。”
“李密底盘太轻,起点太低了,班子没有李渊纯粹,内部分歧太多。”
“李渊开国的时候宗族势力比较强大,这些在封建社会时代非常好用。”
“李密威信不比李渊差,一个关陇豪强,一个是五姓七望。”
“隋朝的时候李密家族没落了,李渊家族依旧辉煌。”
“李密其实连枭雄都算不上,没有冷静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,缺乏触底反弹的斗志。”
隋朝末年。
李渊冷笑连连道:“李密之蠢无人出其左右。”
“拿他与我相比,也太高看他了。”
“所谓的三大起义军之首,不过是捧杀罢了。”
“入主洛阳掌控朝廷,确实可以谋夺天下。”
“可是他李密能行吗?”
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隋朝大厦将倾,也远远比他李密有底蕴。”
“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,又怎么能谋夺天下?”
“说他是二傻子,确实不冤枉他。”
【那边李密率领瓦岗大军兵围洛阳。】
【而另一边的李渊在起兵之后,只留了一部分人镇守太原,就开始进军关中。】
【关中的位置很重要。】
【要不然李密和李渊也不会都想先占据此地了。】
【区别就在于,李密还在犹豫间,李渊已经付出了行动。】
【凡是起事都需要个名正言顺。】
【李渊呢,他进入关中打的旗号是拥立明主杨侑。】
【并且他大发檄文,说隋炀帝昏庸、大兴土木,闹得百姓民不聊生。】
【就该被废去。】
【李渊要拥戴杨侑为帝。】
【然而杨侑却一点不信这番鬼话。】
【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,奉命镇守大兴城。】
【见李渊兵马要来,不只是不欢迎。】
【还命两名老将率兵阻击,势要让李渊无法进入关中。】
【李渊的大军无可避免的和他们相遇。】
【宋老生守霍邑城而不战,要挫挫李渊大军的锐气。】
【这让李渊大为头疼,要是强行攻城一定会有巨大伤亡,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,因为他的兵力太少了。】
【也不能长期僵持不下,因为李渊不知道谁还会盯上关中。】
【这个时候李世民站了出来。】
【他说,想要让宋老生出城应战很简单。】
【只需让人去叫阵,另一边散布宋老生和咱们想要联合造反。】
【所以才会久久不出城应战即可。】
【果然宋老生怕朝廷对他有猜忌,无法再守而不攻。】
【出城迎战。】
【这一交战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。】
【李渊和长子李建成亲率主力在东门作战,但是因为大军长途跋涉,疲惫不堪,和宋老生率领的大军一交战,竟然渐渐落入下风。】
【在南门的李世民时刻观察东门的动向。】
【在得知东门进展不顺利,李世民当机立断手持两把大刀砍向东门支援。】
【李世民的猛不用多说。】
【他是浴血奋战,杀的全身都是血。】
【甩掉袖口的血,再杀!】
【有了李世民带的生力军支援,在东门的大军士气大涨。】
【李世民又让人在混战中喊,宋老生被杀了。】
【隋朝士兵闻之,恐惧不已。】
【士气全无。】
【此消彼长之下,李渊大胜。】
【这一场战役也让李渊扬了威风。】
后世实时弹幕——
“你没讲中途遇雨,李渊打算回师晋阳,李世民冒雨夜劝一事。”
“李世民让他爹别退兵,李渊执意要退,李世民账外嚎啕大哭。
他爹问哭甚么?
他说退兵人心就散了,回去太原就是一股贼兵。
敌人一追击必死无疑,感将死而悲苦也,他爹于是幡然醒悟就不退兵了。”
“会生孩子也是一个巨大的优点。”
“如果宋老生不迎战,甚至被打败后逃回霍邑城坚守,说不定就没有唐朝了。”
“这怪杨广,李氏起家在战斗中一锤定音的是玄甲军。
这支部队一直由李世民统领。
要是没有这500重骑兵,李氏前中期不可能发展这么顺利。”
“攻城一般要五倍兵力才有胜算,这样相对兵力根本就攻不下来,守就行了,拖死他。”
“李氏父子运气好到爆,遇上个死守的敌将,还真难办。”
“打的聪明。”
“差点出师不利。”
“宋老生想了两天,没有想出李渊的过人之处,所以才出城应战的。”
“李渊起兵的时候都51岁了,比刘邦还老。”
“李世民善于打仗这是毋庸置疑的,要不然也不会有天策上将的名号了。”
“李世民啊,那可是古代帝王天花板啊。”
“李世民古代帝王客气点说前三,不客气说那就是第一!”
“有人说李建成也厉害,也确实,但是李世民太牛逼了。”
“李世民一个人养活了两个网庙十哲,这在现在都是不可想象的。

什么篡改历史,泼黑水了都只是小意思。”
秦朝。
始皇嬴政饶有兴趣道:“后世人却说这李世民可以在帝王中排在第一。”
“看来他的功绩不小。”
“但只是打胜了霍邑之战恐怕还远远不够。”
“不知道后面他有何战绩。”
汉朝。
刘邦很不满的翻了个白眼。
心中有百般不悦。
不是汉武帝就算了,不是历史上前三的帝王也算了。
怎么还有人拿他的年龄和李渊相比,是在比谁更老吗?
最气的是,他还输了!
唐朝。
李世民看后世弹幕大笑道:“帝王第一,过了。”
“虽然朕擅长打仗,但也没有后世说的那么夸张。”
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有一些人质疑朕篡改历史。”
“朕无奈啊。”
“毕竟他们的嘴长在他们身上。”
“霍邑之战,朕记得是先皇起兵的第一战,确实非常的惊险。”
【李渊霍邑城大捷。】
【乘胜想要和镇守永济的屈突通一战。】
【但是这个屈突通老奸巨猾,无论李世民采取什么计策引诱他出城迎战。】
【他都当没听到。】
【李渊不由犯了难。】
【要是强行攻城拿不拿的下不好说,兵力的损耗。】
【对于他这点兵力来说,根本就损耗不起。】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